2006年7月,剛從學校畢業的郭興平進入了保定地籍項目,時隔不久,項目領導就讓他獨立負責一個測量組。在測繪保定北市區地形圖期間,他堅持當日外業工作當日處理完畢,每天700多點的作業量,處理完內業就到晚間11點多,天天如此。最終他所帶組測圖效率在項目中名列前茅,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2007年10月開始了天津武清區集體土地調查,郭興平被任命為武清城關鎮片區負責人,負責與鎮政府的具體溝通及本鎮的技術工作。野外調查期間正值隆冬季節,寒風刺骨,他與同事頂著嚴寒野外定界。為趕工期,晚上打著手電筒測量界址點。在內業整理期間,完成了314宗土地的組卷工作。最終憑借他出色的工作和良好的溝通。不僅圓滿完成了該鎮的調查工作,同時與鄉鎮政府人員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為公司知名度的提示及良好聲譽的展示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2009年3月,測繪事業部開始拓展變形監測業務,領導將這一任務交給了他。萬事開頭難,之前公司沒有這項業務的經驗,另外他自己所掌握的也只是大學期間老師講的理論知識。在經過請來的同行簡短培訓后,他便帶領4位同事開始了精密水準的實踐鍛煉。由于變形監測分為豎直方向的沉降觀測和水平方向的位移觀測。他決定先從相對簡單的沉降觀測著手,通過一次次練習,反復思考并尋找合適的方法來提高觀測精度同時縮短精密水準測量的作業時間,立足生產促進學習。經過不長時間的訓練,519隊12樓的沉降觀測開始了,不久中鐵電氣化宿舍沉降觀測也由他們承擔。其中數519隊12樓施工難度大,由于樓體基坑深近7米,在主體建至7層前不會回填基坑,因此在樓體大概正負零處做沉降觀測點時,只能扶著搭建的鋼管走到預訂位置,此時他第一個下去,然后腳下墊上木板再來打眼。2009年5月,天津宜天花園要做基坑監測,基坑監測不僅僅涉及測繪領域,還涉及到巖土工程,除了測量還要做深層土地位移、分層土體沉降等項目。面對著第一個基坑工程他沒有退縮,請教有經驗同行并上網尋找相關資料,為解決技術問題通常工作到凌晨2、3點。在經過宜天花園的基坑監測后,測繪事業部在變形監測技術上有了較大的提升。由于某些工程中的水平位移監測受場地限制等實際情況,嚴重影響工程的進度和精度,為此他提出了新的監測方法,不僅能保證監測精度同時極大的方便了作業。
2011年3月,九華勘測公司審時度勢,決定涉足航空攝影測量業務。測繪事業部領導又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郭興平。同變形監測一樣,這又是一個沒有經驗的領域。當接受這個任務的時候,他明白這項任務的艱巨性。下來的任務涉及各個方面,對攝影測量市場的考察,對相關技術規范的準確掌握及運用,對參與人員的培訓。前期,他通過查找相關信息后仔細分析,提交了考察報告。這份報告來之不易,白天他要和同事一起學習相關理論和規范,只能利用晚上及周末時間來上網查找資料,歷時近半月,終于完成了這個報告。5月中旬,攝影測量工作站到位,在接下來儀器公司的培訓服務中,由于人多而設備數量有限,為了讓大家能多練習,他將白天練習的時間都讓給了同事,而自己利用中午休息和晚上的時間反復練習。通過練習,他不斷總結經驗,然后分享給同事,促進整個團隊的整體提高。為盡快實現生產力,在培訓期間專門制定了立足生產的訓練計劃。并根據公司相關規章,結合攝影測量實際情況編制了攝影測量規章制度。
踐行企業文化 發揮黨員先鋒作用
從2009年變形監測開始,郭興平負責對所在變形監測項目的管理。期間他嚴格執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踐行企業文化。無論是變形監測還是攝影測量,他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團結高效、厲行節約”的原則,身體力行為項目組成員做出表率。通過項目這個平臺,將大隊及公司的文化、精神傳遞給成員。堅持團隊建設,通過團隊理念的建立,共同目標、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從精神層面樹立起項目組成員愛崗敬業、心齊合力的意識。同時特別注重成員技術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互相促進,來提高項目組的整體技術水平。在項目組中,他堅持親情管理,拒絕簡單粗暴、強制命令性的管理方式。努力營造“和諧、向上、互助”的氛圍,以此來贏得員工歸屬感及對公司的認可與熱愛。
郭興平不僅自覺的將“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與自身追求有機的融會在一起,更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身體力行的將這種精神傳遞給身邊的一線員工。他踐行企業精神,將技術創新與單位發展緊密融為一體,以此為動力激發身邊員工的創新意識、引導他們將自身發展與公司發展有機結合。為公司發展蓄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