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門介紹
智慧城市中心成立于2017年,始終以“強化測繪地理信息基底作用,提升城市空間信息應用價值”為目標,逐步建立起以時空大數據空間信息為載體,服務于城市多場景應用的產業架構,可為用戶提供定制化的項目產品服務。
二、從業資質
打造形成了涵蓋數據獲取與生產、軟件研發、系統集成于一體的資質體系。具備測繪甲級(含工程測量、地理信息系統、不動產測繪、攝影測量與遙感、無人機航攝)、勘查甲級、建筑智能化安裝二級等資質,并通過了國家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國家雙軟企業及全球軟件成熟度模型(CMMI)三級認證。
三、產業介紹
在智慧城市相關領域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組織實施經驗,儲備了大量技術人才,構建形成了專業產品矩陣,可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多類場景提供行業解決方案。
(一)針對城市數字底座建設場景
城市三維可視化信息平臺
該平臺是面向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全方位支撐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的基礎性支撐平臺。平臺通過整合城市空天地、地上地下和歷史現狀全要素信息,構建了二三維聯動、全空間要素匯聚的城市立體空間數據底板。
(二)針對城市安全管理場景
通過城市生命線安全綜合監測平臺和地質環境監測預警平臺的建設,使城市安全運行管理“從看不見向看得見、從事后調查處置向事前事中預警、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轉變。
(1)城市生命線安全綜合監測平臺
通過摸清管線“家底”,擴展專題管線應用系統,建設綜合監測預警平臺三方面的工作,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實現重大事故應急輔助決策及協同處置,減少或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2)地質環境監測預警平臺
通過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地質安全、環境動態監測預警等功能,為政府管理部門、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社會公眾等不同用戶提供形式多樣的地質成果產品,服務于城市規劃建設、地質安全防范、水土環境保護、資源開發利用等。
(三)針對城市精細化管理場景
城市管理多行業智慧應用平臺建設,助推城市管理數字化。
(1)智慧市政公用設施管理平臺
該平臺包含市政設施一張圖、智慧道橋管理、智慧燈桿管理、智慧井蓋管理等子系統。通過該平臺的建立,解決市政公用設施底數不清、信息收集和管理手段單一、安全隱患大、巡檢效率低、不能迅速形成應急處置方案的問題,實現實時動態獲取城市基礎設施運行數據,提升城市管理要素數字化與智慧化管理水平。
(2)綜合管線管理平臺
該平臺集海量數據管理、三維管線自動生成技術、二三維一體化、地上地下一體化、管線數據輔助分析等技術為一體,可有效提高管線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3)智慧環衛監管平臺
該平臺通過道路保潔管理、保潔車輛管理、人員安全管理、智慧公廁等子模塊,實現環衛作業全過程的實時監督、智能分析、精準調度、有效決策,縮短問題解決周期,提升環衛精細化管理水平。
(4)建筑垃圾監管平臺
通過電子圍欄管理、車輛監控信息管理、建筑垃圾車輛數據分析,案件、準運證行政審批等數據對接管理等功能,解決渣土產、運、消全流程監管數據不通暢、建筑垃圾管理混亂、執法取證困難等;實現對全市建筑垃圾排放、運輸、中轉、回填、消納、利用等過程進行全流程、全天候的智慧監管,提升案件處置效率。
(5)園林綠化監管平臺
通過采集綠地、公園、古樹名木現狀數據,形成城市綠化園林的一本明細賬,并通過建設養護考核、園林智能檢測、綠化工程管理、古樹名木管理、綠地物資管理、移動APP等系統,實現對園林綠化管理業務的資源集成、綜合管理和監督考核。
(6)智慧園區
基于園區地理信息一張圖,通過與物聯網、互聯網等技術相結合,對園區人、事、地、物、情等全面監控,實現園區的多場景應用管理。
(7)智慧社區
數字化集成智慧安全、智慧消防、智慧電梯、智慧出行、智慧車庫、智慧照明、智慧能源、智慧服務等場景化解決方案,通過在不同社區生活空間內的場景化應用,打造智慧、安全、宜居社區。
四、典型案例
延安新區基礎設施智慧服務系統項目
保定智慧政務綜合網格化平臺建設項目
數字保定地理信息框架建設
白溝新城地理空間框架建設
安國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
涿州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
吉林地理信息數據梳理及數據整理技術服務項目
南大港部分區域地下管網普查及管網信息系統建設
淮北市管線數據補測補繪及信息管理平臺升級項目
保定市京廣高鐵鐵路沿線三維地圖和高點監控
六合新城集團智慧市政綜合管理系統項目
天津市公安局北辰分局2021年智慧平安社區建設項目
成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天網改造項目
杭州市行道樹及大樹、古樹名木監測數據庫建設項目
松原市“市級大集中”不動產登記信息系統建設項目
天津市國土資源測繪和房屋更新外業調查
霸州市地形圖測繪項目
淶源三級綜治中心建設工程項目
全椒縣地下管線信息系統與安全運行監測系統
高碑店市公安監督信息平臺建設項目
安新縣“智慧磐石”項目建設
徐水區秸稈焚燒高架視頻監控建設項目
霸州市地下管線普查及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