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詢熱線:
    0312-7519000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聚焦一線
    聚焦一線

    項目掠影

    來源: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九大隊   添加時間:2019-12-31   瀏覽次數:24  

    佘亮,管線院北京項目上的一名外業記錄員,20來歲的小伙子,人如其名,陽光帥氣,難得可貴的是年紀輕輕就能燒得一手好菜,被北京項目的同事們親切稱為“佘大廚”。

    外業工作者,除了在烈日和暴曬下的艱苦探測,也有普通人一樣的飲食生活,畢竟,民以食為天,因為弟兄們每天從事的是體力勞動,為保證工作時間,午飯在外邊簡單吃點,因此晚上的伙食顯得更重要一些。

    項目人少,為了體現公平公正,規定每周每人做飯一天。對于做飯,并不是每個人都得心應手,總有一兩個人五谷不分,稍微好點的,飯是熟了,卻味同嚼蠟,看著大家累了一天,卻吃的很少,難以下咽的東西滿足不了人們的胃口,對于會燒菜的佘亮來說于心不忍,于是他便主動承擔起每天幫人做飯的工作,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年齡最小,精力充沛,你們吃好喝好才能應付晚上的內業工作,況且我也喜歡做飯,享受做飯帶來的樂趣,看著你們一掃而光的那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是別人體驗不到的”。

    做飯也是一門學問,需要潛心鉆研,為了提高自己的廚藝,也讓同事們營養均衡,吃飽吃好,佘亮從網上特意買了兩本《烹飪大全》,工作之余,細細研究,頗有心得,然后按照上面的做法一一嘗試,于是項目組餐桌上的菜樣日漸豐富起來,以前的“大鍋飯”變成了“盤盤鮮”。

    每天下午收工回來,他就列購物單、超市采買,然后鉆進廚房,大展身手,演奏著鍋碗瓢盆交響樂,享受著煎炒烹炸變奏曲。他做起菜來用心用情,或拍或切,或刨或剁,涼熱兼備;或蒸或燜,或溜或燉,葷素搭配。該用猛火的用猛火,該用文火的用文火。廚房的操作臺上一字兒排開配好的各道菜肴、各種佐料,整整齊齊,頗有點“沙場秋點兵”的味道。你看他不慌不忙,沉穩剛健,油鹽醬醋巧搭配,鍋碗瓢盆盡揮舞,飛禽進湯盆、走獸下油鍋、刀光火影之間爆炒猛翻;只見那烈火熊熊,菜品在油鍋里上下沸騰滋滋作響,雖無鼓角號鳴來助興,卻有運籌帷幄之從容。火苗戛然而止,提鍋、握鏟、裝盤,雖比不得飯店專業廚師做出來的好看,但小小的廚房已是香氣溢滿。當美味上桌之時,弟兄們的味蕾早已被誘惑的垂涎不已,圍坐在桌前,大快朵頤,咸淡適宜,入味入心,每一頓飯都吃的眉開眼笑溫暖舒心。當一個個肚皮滾瓜溜圓、餐桌上的碗碟空空蕩蕩,弟兄們禁不住調皮:這世間女子者眾,如果有幸遇到你這個愿意為她做“圍裙男”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啊。哄堂大笑,于是乎,餐桌旁激蕩著我們的溫馨,快意著我們的情義,更彰顯著我們的團隊文化。

    野外項目確實是一個鍛煉人的地方,不同性格、不同生活背景、亦或不同地方的人,因為工作匯集到一起,朝夕相處,成年累月在一起,算起來比同家人相處的時間還長,經過時間的沉淀,彼此融合,感情自然而然的慢慢滲入。

    北京項目組如同一個大家庭,工作中,“并肩奔波沐風雨,戮力合作創佳績”,我們互相尊重,互相幫忙,給人溫暖,催人奮起。生活上,“推心置腹多關愛,一片冰心在玉壺”,彼此關心,郁悶困惑時,一絲安慰;孤獨無助時,一臂之力;落魄失意時,不離不棄。也許若干年后,回首這段勝似家人的情誼,定會伴隨著自己一顆飽經人生風霜的心而浸漫在這歲月的長河里,并慰籍著彼此繼續前行,去笑迎一路的征程。 


    首頁電話新聞
    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