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詢熱線:
    0312-7519000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聚焦一線
    聚焦一線

    春天

    來源: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九大隊   添加時間:2019-04-05   瀏覽次數:93  

    1978年的春天,《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發了一場全黨、全國范圍內的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場討論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思想先導,像一聲撼天震地的春雷,驚醒了沉睡的大地,激活了人們封閉、禁錮、教條的慣性思維方式,為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做了重要的理論準備。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由此揭開了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自此,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成為我國一項基本國策,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事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五一九大隊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改革大潮中,無疑也經歷了改革開放伊始的茫然無措和隨波逐流,到由于長期僵化的思想和體制束縛不能盡快適應改革沖擊的陣痛,最后慢慢地適應改革開放的步伐融入市場經濟正軌這樣三個基本階段。現如今,經過轉型升級和改革創新的不斷深化,我隊已逐步發展成為不單純依靠地質市場主業,而是數翼齊飛、年產值近三個億的朝陽企業。職工收入穩步增長,廣大干部職工充滿了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如果非要把這場巨變的過程和全貌完整的描繪出來,無論是誰都有些力不從心,但我想借用這個巨變過程中幾個不同時期幾幀印象最深刻的畫面,來描摹一下這場改變的幾個片段,或許能收到一些見微知著的效果。

    原貌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從學校畢業后分配到五一九大隊。記得來單位報到的第一天,我是背著行李從火車站走到單位的。初秋季節,天高氣爽,十多里的路是越走越荒涼,一條四米多寬的小路兩邊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玉米地,隔不多遠就有一條澆地的水溝橫穿而過。當時,大隊基地內新建的三層辦公樓還沒有投入使用,接待我的組織部還是在后來被改為招待所的舊樓里辦公。在遠離城市的荒郊野外,一個破大院,兩三棟小樓,幾排紅磚平房,這就是我對五一九隊第一個強烈的印象。

    盡管說起來改革開放是從1978年開始,但改革開放政策方案的實施是一個由點到面、先易后難、有序推進的漸變過程。冶金地質系統幾乎在整個八十年代仍屬于計劃經濟時代,也就是每年由上級下達地質勘探計劃,國家根據各個地勘單位年內所承擔的勘探項目撥付相應的事業費。在這一時期,大隊每年根據勘探計劃項目多少設置6到8個中隊,以中隊為基本生產單位去完成1至2個勘測項目。另外還設置了直屬大隊管理的稀有、放射、測井、綜合等幾個專業小組,再加上化驗室、繪圖室、汽車隊、后勤供應等就構成了大隊生產生活的基本框架結構。

    陣痛

    對于五一九隊的廣大干部職工來說,真正切身感受改革浪潮帶來的沖擊,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之前雖然也在天天講計劃經濟體制改革,天天講要有危機意識,但當這一天真正來臨,大多數人還是由于心理準備不足而茫然無措。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通俗點兒說就是“鐵飯碗”“大鍋飯”,滋養了人們嚴重的慵散心理和惰性思維,如同一種流行瘟疫,傳染、滲透到了我國經濟的各個領域。因此,這個“大鍋飯”非得砸掉不可,改革勢在必行。對五一九隊來說,這種沖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國家要給我們“斷奶”(逐步削減事業費),不再提供計劃勘探項目,當然也就不再劃撥勘探事業費,要想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到市場找飯吃。

    標志著大隊最初轉型改革起點的是1988年初成立的兩個第二產業公司。其一,是將“三所一堂”(招待所、衛生所、托兒所、職工食堂)分離出去,在做好對內正常服務的同時,利用房屋場地、設備設施等富余資源對外營業,以期增加收入來彌補事業費削減帶來的工資虧空。其二,是以五一九隊商店、儲蓄所、餐飲部(后增加公用天線安裝隊)為主組成的經濟技術開發部。兩個公司均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對外沒有獨立法人資格,但可利用自有資金開發其他第二產業項目。這之后的幾年中,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事業費的逐年縮減,待崗職工越來越多,經濟形勢越來越糟,這就逼迫我們必須開發上馬更多的第二產業項目,目標是維持正常運轉、能夠養活職工就行,以便度過當下的經濟危機。在這種形勢下,就催生出了一系列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第二產業項目實體:廢舊塑料顆粒廠、木柄加工廠、硬才廠(金剛石鋸片廠)、PS制版廠、電力材料廠(電磁線廠)、汽修廠等等。這些第二產業項目特點是技術含量少、準入門檻低、不具備行業競爭優勢,普遍經濟效益不好,多數都在經營一段時間后因虧損而被迫關閉,好一些的也只是能夠維系簡單的再生產,分流部分待崗職工,起到一點維護職工隊伍穩定的作用。

    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創業實踐,讓五一九隊第一次實際接觸到了自由市場經濟,也第一次切身體驗到市場競爭的復雜和殘酷。如果從單一的經濟層面來看,這一時期的轉型創業無疑是失敗的,但是,不經歷實踐、不走些彎路,永遠不可能自覺認知和熟練掌握市場經濟規律。從這個角度分析,這些創業的努力和奮斗又有其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價值。這些試探和摸索,為我們日后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正確道路奠定了思想認知和理論指導基礎。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有些彎路是必須要走的,如果我們沒走過彎路,就永遠不知彎路的意義,也就不會珍惜現在的一切”,可以說,這些彎路是走向成功所必須要承擔和付出的代價。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大隊在八九十年代受到市場經濟的沖擊,在迷茫中摸索前行并遭遇挫折,在危急關頭,五一九人沒有放任和消沉,而是坦然接受了現實,進而又為了生存和發展迸發出無窮的力量和勇氣。在那段五一九歷史上最艱難的時期,他們不畏失敗,前赴后繼,起早貪黑找信息,風餐露宿跑市場,抱起團來齊創業。時代定格了一個個奮不顧身奔向大海、飛身一躍的瞬間,繪就了一幅甘為改革探路、勇于以身試水的改革先驅的群像,即使現在回想起來仍是那個時代所特有的最壯烈的記憶。

    巨變

    管線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大隊產業轉型之路步入正軌,也可以說是五一九隊逐步走上振興之路的起點。

    九十年代中期,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已經涉入深水區,地質勘探系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期基本結束,嚴峻的經濟形勢催逼著我們必須加快產業轉型步伐,盡快找出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從改革開放十幾年來我隊開發第二產業的起起落落、興衰存亡的實踐中,我們漸漸總結出了一些市場經濟的規律——四處出擊、瞎打誤撞是行不通的,發揮專業技術優勢,緊緊圍繞大隊主產業發展相關業務,才是制勝之道。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大隊圍繞地質勘探找礦主業,先后成立了地礦公司、工程勘察公司、測繪公司、電子公司等支柱產業實體。

    進入新世紀,大隊進一步明確了“打造主產業,將企業做大做強”的發展思路,提出了“一年投入、多年產出、放眼未來、打造大船”的指導方針,積極打造主產業。為理順產業布局,提高內部管理效益,按照“抓大促強、放小搞活”的思路,加快了改制步伐,集中財力、管理和服務于主導產業上,促進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管線、電子、工勘、礦業的支柱地位日益凸現。同時,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2002年將原注冊的五一九大隊企業名稱更名為“保定九華地質勘查測繪總院”,大力打造“九華”企業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

    隨著市場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和大隊主產業的快速發展,在新世紀00年代后期又不失時機提出了“堅持‘一主兩翼’,積極培育‘第三翼’”的產業發展新思路,走上了產業結構調整之路,根據我隊主產業專業性特點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將原有的三個事業部拓展到包括管線、資源、測繪、物探、地環等在內的七個相對獨立的事業部,通過戰略性優化,淘汰了落后產能電力材料廠,開發培育了地災治理、礦業開發等新興產業,在打造優勢主業的同時,以礦權勘查開發一體化經營、地災環評治理、地產開發等為大隊經濟發展提供保證。同時,整合了九華勘測、電子、工勘等各個公司資源形成“華勘九華”品牌,利用品牌優勢,拉動各產業做大做強,進一步增強整體競爭實力。

    經過幾年的經營發展,大隊經濟規模不斷擴大,進一步駛向高速發展快車道,但與經濟發展規模相伴生的經營風險也隨之放大,進入21世紀10年代,面對變幻莫測、風譎云詭的市場經濟形勢,大隊及時強調要增強“兩種意識”(即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創新意識和發展意識)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六大轉變”,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走出了一條更富發展內涵、更有層次、更具特色的集約型發展之路。

    近年來,大隊緊跟新形勢新常態,堅持“三個根本”發展思路,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產業布局,推進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2012年整合隊級公司資源事業部、礦業公司和地勘總院保定分院成立地質勘查院,變管線、測繪、物探和地環等事業部設置為院級設置,提高運營管理效率,增強發展活力。緊跟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方向,順應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相繼成立了地信中心、管網檢測中心、遙感測繪院、智慧城市中心、智慧管廊中心、城市地質中心、水環中心,新興產業與支撐產業融合發展、互相支持的局面逐漸形成。經過21世紀10年代近10年的發展,大隊實力能力又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截止目前,在大隊所屬的九華勘測、九華電子、九華工勘三個實體公司下,資源勘查、地理信息、工程施工三大業務板塊產業格局基本構建完成,經營指標和職工收入穩步提升,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管網檢測與修復、環境治理、智慧城市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資質范圍廣泛,產業特色鮮明,隊伍素質優良,人才培育機制完善,各種設備裝備實力強大,管理模式科學,一個發展后勁充足的五一九呈現在世人眼前。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續指引改革發展前進的方向,經歷了改革開放洗禮的五一九,凝聚了強大的發展力量,全隊上下人心思進,盼發展、謀發展、促發展的熱情高漲,一個煥發著蓬勃生機與活力的五一九繼續書寫著自己的歷史。站在新起點,大隊將在華勘局的領導下,堅持以新思想為指導,砥礪信念再出發,繼續高舉著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牢牢把握“三個根本”總體思路不動搖,緊緊圍繞“黨建、改革、發展”三篇文章深發力,解放思想謀戰略,搶抓機遇迎挑戰,堅決打好“四大攻堅戰”,大力攻堅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加強實力能力建設,構建完善現代化產業和管理體系,持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夯實黨建根基,沿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奮勇前行!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在四十年后的這個春天里,我沐浴著和煦的春風,體感著萬物復蘇、草長鶯飛的勃勃生機,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那份激情,放開喉嚨,盡情謳歌:“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春暉啊暖透了大江兩岸。啊,中國,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


    上一篇:劍從磨礪出,香自苦寒來 下一篇:有感
    首頁電話新聞
    av免费观看